開始駐村前,我經歷了一段動盪時期,碩士畢業、離開熟悉環境、嘗試改變創作。我永遠無法面對上一秒的自己,也總是在質疑當下的決定。如果這種永遠無法安放自我的症狀尚未被命名,我先暫且稱之自我認知失能吧。我並不是無法共感、無法建立系統性人際關係,正好相反,太容易共感而導致瘋狂,又因為自我審視,厭惡過於浪漫的失控,而陷入近似躁鬱的狀態。
因此長久下來,我強制自己理性,追求物、行為等不可被推翻的事實去言說,也迷戀知識及待驗的真理。我利用消耗、消費的行為本身去創作,作品本身也多是用完即丟,利用這個過程,我得以避開感受去交代事件與事實。
我總是使用文字創作,想要與真言派有差異,我認為語言和物件、時空的結合必須相關且密切,受眾、載體、概念之間的互動才能完整被傳達,它有別於迷因仰賴圖像間接表現載體;也不是單純的裝置作品存有本身就是事件。
//Gaultier helping me install the Co-shower plan//
我感到創作模式思維僵化,雖然用對我而言新的素材(蠟燭)寫了駐村的創作計畫,理念卻還是舊的。我對想改變的渴望感到恐懼,只好透過同時在舊的脈絡上進行延伸,一邊對新的領域實驗比較。
在行冊的第一個作品「共浴計畫」,我嘗試使用非消耗性素材,藉由聽覺與視覺,連結洗澡的水聲與耳機線的型態,企圖透過聲音與流線,讓私密的行為動作得以和旁人分享。這是我第一次在台灣安裝裝置,婷婷、CinCin、Gaultier、奕臣給了我許多建議和幫助。這是個任性的實驗性作品,它幫助我釐清:對我而言,比喻這件事不能當作事件的主體,即使它引發了動作。
十月份我經歷一陣人際混亂,我感到居約制行為的需求,不想為了能自在說話而喝酒、想要不說話也能自在地在人群中自處,喝酒、說話都是透過喉嚨,把動作換成制約文字呈現再對應部位,達到了正當合理的配置,也就是我的紋身貼紙系列作品。
//酒精禁止進入 紋身貼紙//
駐村期間,我時不時將紋身貼紙施用於喉部,並在消退前進量符合制約要求,以作為我的行為藝術。調皮的駐村藝術家們一直想幫我把No摳掉,讓我可以說話喝酒,但也真心在乎我是否有完成計畫,謝謝你們。尤其是CinCin在我必須打電話時,幫我撥了電話交辦事情(我打字他說)。
11月期間我開始執行原定創作計畫,透明蠟燭結合雷切文字做成書籍,做是做出來了,但是是失敗的。製作過程中,我數度與婷婷討論創作內容,她說駐村從來不是為了當地,而是為了藝術家本身的創作。我才意識到將計畫與在地行冊圖書館綁著,是我一廂情願的認知,我決定不去刻意限縮創作脈絡發展,也更放心的將自己放在環境和人群中。
所以我打開來了,在三樓自在伸展,我將買來的稿紙黏在桌邊牆壁兩側,作為網,找了陳瑩玩了乒乓球,我感覺我找到了像是午夜巴黎裡作家所憧憬的作家沙龍,在空間中自在地玩轉認知語彙,更棒的是,還有願意和我一起癲狂的夥伴。
我從未有過創作能量這麼高的狀態,我在行冊但卻完全進入Cyber World,放飛自我,使用FB messenger、Windows、Microsoft、Blender、Instagram,去詮釋、質疑現象與系統。對於環境、人敏感度過高的我,能夠進入涅槃般的創作狀態,是因為我對在這裡認識的人,有了很深的歸屬感。有合作也有各做各的,但這就是最可貴的部分:互相重視同時保有自由與自主。
This was written to salut Ken Miles.
駐村期間作品:
1. 共浴計畫
2. 集合地點:XP草原
https://www.whitechu.com/thebliss
3. 書燭
4. When No is removable
5. How to make No.2 white from No.1
https://www.whitechu.com/howtomakeno2whitefromno1
6. Trivials
https://www.whitechu.com/trivi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