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君珊
台北
影像 , 環境
×
橋頭工作室
新北市
地鐵站 , 大坪數 , 安靜 , 自然景觀
*Tags:植物 , 繪畫
案例介紹

2023的7月,我開始使用淡水河八里左岸的橋頭工作室。因為想做一些河岸相關的作品,意外翻出一年多前剛進駐工作室的照片。一開始空蕩蕩的空間,到現在佈置滿滿作品的牆面,像是植物一般,長出很多新的生命。2024 年,算是跨出我個人的舒適圈的一年。我必須在打工跟我的創作,找到一個平衡,這段時間遇見了很多人,經歷了很多意外的好事,是以前一個人埋頭苦讀幹創作時期,不會遇到的事。

這邊藝術駐進跟一般的藝術駐村不同,我們是以分享工作室為主,概念上,比較接近藝術家聚落。我們保有各自的獨立工作桌,也有共同使用區域。我跟我的室友們都很有默契,如果彼此在各自區域,都盡量互不打擾 ; 如果在共同空間,就會交流跟討埨。這一年,我們一起做一些好玩的事情,這個超越我原本對分租工作室的期待。今年我們用工作室的名義,一起舉辦跟參與了大大小小的活動,也因為如此,我們對彼此更了解了。也讓工作室從一人管理,變成一個 team ,現在還多了一個非人類的成員 - 小貓,黑熊。這個空間,凝聚了很多很棒的人,像是那種在國外藝術駐村時,遇到其他創作者,互相啟發,互相欣賞,給彼此新的想法,激發彼此做出更好的創作。我覺得在橋頭工作室的時光,會是我人生中很特別的一段經歷。

我自己覺得有這麼棒的經驗,也歸功於人的部分。目前工作室的室友們,專精的領域都不同,彼此也願意在技術面,真誠分享自己的經驗。說實在,那不是人人都願意的事情,有時候,一群人聚在一起,可能更多傾向競爭而非合作。我很感謝我目前的室友們。那是我以前在學院畢制或是之前的藝術駐村經驗,都從未感受過的。We are not just studio mate, We Are A team!

剛開始使用這個空間,有跟奕臣聊到對這個空間的想法。我自己是覺得工作室的藝術類藏書很多,只有我們使用好像很可惜。所以,我們開始辦一些活動,本來只是想跟我們身邊的朋友分享這個空間,也意外的讓我們的 open studio 的越來越多元: 從駐村跟創作分享,到開放工作室,再到延伸到喜來登飯店 ( Whatz Art Fair ) 展出,以及參加草率季。其中還有個別的表演及活動,例如:Marianna 行為藝術表演、深觸的音樂表演、參訪廖建忠藝術家工作室、八里在地藝術空間SS space 看展、《第25小時》的基隆美術館參觀、以及最近才辦完的金馬最佳紀錄短片 ( 全台放映第一場 ) 《顏色擷取樣本.mov》。我們也因為這些活動,接觸到很多不同的創作者.我覺得我們不只是空間的使用者而已,我們是一起跟著工作室一起成長。

短短一年多,橋頭工作室已辦過無數次的活動。你會以為我們可能收了不少場地費,其實我私下問奕臣才知道,工作室都沒跟這些藝術家收費(!?)不過這是有附帶條件的。我一開始還很疑惑? 這跟一般的空間租用收費不同。直到近期看到關於蕭麗虹老師的紀錄片 ; 以及竹圍工作室草創時的一些展覽介紹,才感受到,奕臣可能是想延續蕭老師的精神。以藝術為號召,改變社會 ; 以空間為據點,改變藝術環境。

在「 認同的例外:他們的飛行紀事 」一書( 2021 )中,藝術家汪正翔有提他對目前國際藝術駐村看法:

藝術駐村,名義上有助於藝術家與在地的文化交流.對藝術家的履歷也好看。現實是,對藝術家來說,駐村期間的認識的人脈,常常因為時間跟空間因素,久無聯繫,所以關係並不緊密。

我自己認為分租藝術工作室,應該是這種藝術駐村的延續。以長遠來看,藝術家還是要有一個長久且穩定的空間,來做自己的創作。短期駐村,可以說是一種體驗,讓長久以來習慣一個人,在封閉空間,獨自創作的藝術家,能充分體驗到跟其他創作者交流跟分享,所產生的新想法或是火花。這也才是藝術家可以把那些海外的駐村經驗,應用到自己的真實生活的日常。

INFO
服務數據統計
案例類型 PIN X STUDIO
住宿天數 730 DAYS
駐村時間 2023.07.01 - 2025.07.01